横峰县

2017-11-04 01:38:23

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  
加快脱贫攻坚步伐
          
——横峰县交通运输局

 

近年来,在省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下,横峰县快速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基本形成管养覆盖、路景相融、畅安舒美的格局,为促进横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,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一、注重管理,建管并重

(一)机构健全,政策到位

一是为切实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的建设,县成立“四好农村路”创建领导小组,由县长亲自任组长,出台了示范县创建方案;成立了县交通工程质监站并通过了省市标准化验收;县农村公路所、质监站的人员经费都纳入了县财政预算;各乡镇也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,由分管交通的乡镇班子成员兼任公路管理站站长,村委会主任为分站站长。县、乡、村三级机构健全,做到层层有人管,事事有人抓。二是县政府先后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》《关于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》《横峰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》等文件,农村公路建设有了政策保障。

(二)建管并重,投入到位

近年来,我县累计投入6亿元用于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先后完成了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500余公里,完成通村窄路面拓宽改造工程100公里,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0公里,完成危桥改造37座,全县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县道总里程的56%;乡道四级以上公路占乡道总里程的76%。2016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,2017年又利用财政整合资金建设21.7公里25户以下自然村公路,基本实现了自然村100%通水泥路,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。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单列公路养护资金135万元,并按政策逐年提高,并对养护工程给予配套补助,所有危桥改造项目不足资金由县财政兜底。

(三)强化考核,管理到位

政府每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县对乡镇的综合考评内容,县交通运输局制定了科学详细的“四好农村路”考核细则,考核与养护资金挂钩,奖惩并举。全面落实“四好农村路”的精细化养护,注重培育和强化基层养护力量。县道由养护公司实行专业化养护,乡、村道由乡镇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做好门前乡道、村道的养护。结合县“秀美乡村、幸福家园”建设,加强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,2016和2017年建成4条示范路35.26公里,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乡镇1个,示范村10个。

二、群众参与,管养有序

农村公路的发展给老区人民带来实惠,也激起了村民养路护路的热情。对沿路群众来说,护路既是义务也是权利。利用秀美乡村建设的影响,制定护路村规民约,引导村民路宅分离,很多村的村民自发拆除了道路旁边的围墙,修建了花坛、边坡。各乡镇在农村公路路肩上栽种了美丽的格桑花,并将贫困户公益性岗位与公路养护岗位相结合,增加了养护人员工资,激发了养护人员的养路积极性。如今管路、护路已经成为道路沿线群众的自觉行动。

交通部门落实“管”字责任,多措并举,确保“管护日常化、整洁常态化”。交警、公路、交通联合执法,严厉打击超载行为。路政大队加强农村公路巡查,保护路产路权,处理沿线违章建筑,集中整治乱搭乱建,净化农村公路环境。拓展“养”字内涵,注重细节,追求完美,确保“管理规范化、作业标准化、考评制度化”,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%,优、良、中等路的比例超75%,公路的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稳步提高。同时发挥乡村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,通过乡村从秀美乡村建设资金中投一点,交通部门补一点的方式提升道路绿化的水平,探索由绿化公司对重点路段公路两侧绿化进行专业管护,实现路域环境更美。

三、依托公路,发展升级

“公路通百业兴”,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不仅联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,更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。依托农村公路抓好全域旅游、扶贫开发、农村物流、农副产品流通等产业,打造各具特色的沿路经济产业带,让农产品走出大山,让秀美乡村闻名全省,带动沿路村庄步入发展“快车道”、群众奔上“致富路”。

一是以路为媒,助推脱贫攻坚。把脱贫攻坚与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全面推进我县交通精准扶贫攻坚。在农村公路建设、危桥改造等工程中向贫困村倾斜,开工项目100余个,建设里程300公里,完成投资1.36亿元,改善了32个贫困村百姓出行环境,惠及贫困人口2.2万人。2016年我县就全面完成了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,今年又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,完成了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扶贫的任务。

二是以路为带,助建秀美乡村。做深做透“美丽公路+秀美乡村”文章,充分发挥农村公路“舒经活络”功能,拓宽进村主干道,硬化入户次干道,形成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带,带动秀美乡村的建设;同时又以秀美乡村建设,拆路边围墙、建路边水沟、保公路清洁,打造路域绿色风情新景观,形成“在景中建路,在路中布景”的凸显效果。如今一条条农村公路正不断“激活”沿线村庄,引发全县“秀美乡村”建设的高潮,助推了百姓致富增收。

三是以路为基,助推产业发展。一大批农村公路的建成,带动了农村公路沿线的特色种养业、农产品深加工、客货运输、劳务输出、特色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,莲荷上畈、龙门钱家、姚家建作、岑阳蔡坞、司铺宋村等乡村蔬菜种植大棚、水果种植大棚、牲畜养殖基地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,农村公路已成为农业发展、农民增收的助推器。

四是以路为帆,助推乡村旅游。结合全县全域乡村旅游规划,加快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的旅游公路建设,建成县域旅游公路网络,将新篁乌石头、葛源石桥、崇山头,莲荷梧桐畈、姚家王家等一大批旅游休闲景点连成一条线,吸引了大量的游客。创新“美丽公路+体育”的功能拓展,借助连续举办五年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的东风,加快推进全县农村公路畅通工程,提高农村公路交通管理能力,提升农村公路自驾游服务能力,吸引更多的内外游客。

五是以路为网,助推农村物流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对县城至司铺、岑阳、莲荷四条班线14辆客车进行了公交化改造,全县行政村村通客运班车率达100%,沿线修建候车亭70个,方便了群众出行。畅通农村物流“微循环”,全县农村物流三级配送体系成功设立,推进了“网货下乡”、“农产品进城”的双向流通;横峰还因此成功举办了荷花节、美食节、油桐花节、葡萄节,使农村土特产品走出了横峰,销往了全国各地。

下一步的工作中,在上级交通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,我县将以更高的追求、更实的举措,发挥“工匠精神”,结合脱贫攻坚和秀美乡村建设,深化“四好农村路”创建活动,发挥交通先导性,为早日脱贫摘帽,建设幸福新横峰做出更大的努力!

相关信息

更多精彩内容>>
返回顶部
苏ICP备13057856号-1